“班长,我们班募捐的旧电脑已经堆成小山啦!” 副班长小雨指着教室角落喊道。李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看着那摞高低不一的旧主机和布满划痕的显示器,心里既兴奋又忐忑。
这是初三(2)班发起的 “旧电脑重生计划”。起因是上周的班会课,班主任播放了一段纪录片:画面里,东南亚某国的海滩上,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在烈日下泛着金属冷光,当地孩子赤脚翻找零件,皮肤被化学物质灼伤。“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,相当于 13000 座帝国大厦的重量。” 屏幕上的字幕让全班同学沉默了。
“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?” 李阳在课后召集班委讨论。学习委员提议:“很多同学家里都有闲置的旧电脑,与其让它们吃灰,不如回收处理!” 就这样,一场特别的环保行动开始了。
然而,回收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。有些家长担心数据泄露,宁愿把旧电脑锁在柜子里;还有同学抱怨:“跑一趟回收点太麻烦了,直接扔垃圾桶多省事。” 李阳和同学们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数据清除指南,挨家挨户上门解释;他们联系了专业的电脑回收公司,承诺全程数据加密处理。
当回收车满载着 67 台旧电脑驶离校园时,李阳收到了回收公司发来的消息:“这批电脑拆解后,提取的金属能制造 2000 多个手机芯片,塑料可生产 5000 个环保购物袋。” 更令人惊喜的是,部分性能较好的电脑经过翻新,将捐赠给山区学校。
一个月后的清晨,李阳收到一封来自山区的邮件。附件里,一群孩子围着崭新的电脑,眼睛里闪烁着光芒。邮件末尾写道:“谢谢哥哥姐姐,我们终于能在电脑课上看到外面的世界了!”
放学铃声响起,李阳站在教室门口,看着夕阳把走廊染成金色。曾经被遗弃的旧电脑,如今化作知识的星光,照亮了远方的课堂。这场特别的行动,不仅让同学们懂得了资源循环的意义,更让他们明白:每一个小小的善举,都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。